科技創新
榆北曹家滩公司:智慧责任解难题 系统建设再提速
在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道路上,榆北曹家灘公司堅持以建設世界級智能化礦井爲目標,針對阻礙礦井智能化發展的子系統“孤島”、推進“蝸速”等難點問題,通過“聯動”智能化子系统、推進智能系统“常態化”運行,讓礦井智能化建設再提速。
“零散”變“聯動” 連通子系統信息“孤島”
“智能化建設,必須以信息聯通各子系統,破解系統‘孤島’,实现聯動运行。”曹家灘公司智管中心負責人劉安強說。
爲减少煤矿安全生産过程中机械性、重复性工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系数,曹家滩公司陆续上线了涉及安全、生产、运输等方面的55个智能化子系统,虽说解决了一大批安全生産难题,但问题也随之出现。
由于當前煤礦行業智能化建設仍處于摸石過河的探索階段,缺少可供參考的樣板,導致該公司子系統的前期建設缺少統一信息標准,在建成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系統間協作的“壁壘”。
“各子系統是由不同廠家開發,難免出現數據、接口標准的不統一,導致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致使智能礦山各子系統的深入融合障礙重重。”面對“孤島”問題,技術人員在智能化推進會上提出建議。
爲破解這一難題,今年9月,該公司通過與16家系統廠商積極溝通合作,拓寬了智能礦山建設“朋友圈”,確定了將原有的監測監控物聯網平台、智慧園區物聯網平台數據集成爲數據中台,將智能管控平台、智慧園區釘釘平台統一升級爲智能綜合管控平台的解決方法,以數據中台和綜合管控平台“聯動”智能化子系統,建成智能礦山信息“高速公路”,實現數據的互聯共享,徹底破解子系統“孤島”問題,爲智能礦井建設掃清障礙。
“突擊”化“常態” 提升建設推進“蝸速”
“目前區隊對于運輸系統的新設備不夠了解,主煤流系統建設缺乏有效的推進方案,需要智管中心進行協助。”
這是機電運輸區隊長李冰冰在智能礦山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問題。在他看來,因煤流運輸系統建設存在範圍廣、設備複雜等困難,且對相關領域高端設備缺乏調研了解,導致智能化建設進步“蝸速”。
化“突擊”爲“常態”督促是該公司智管中心推進智能化建設的有力措施之一。與原來的“突擊”式督促模式不同,智管中心推動“常態”督促模式,將系統建設任務進行分解,形成“日報告、周推進、月總結”的督促模式,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割裂難題,有效解決“遇難則止”問題,全方位提升子系統的建設速度。
了解機電運輸隊具體情況之後,智管中心迅速擬定方案、調研設備,並安排區隊配合調試,最終成功完成了智能主煤流系統的建設任務,實現井下崗位無人化。
“小白”成“老手” 解決技術人才“饑荒”
“智能主煤流系統運行情況正常,7個子系統已建設完成,剩余智能煤流系統正在加速融合推進。”
在每周六常態召开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推进会上,皮带运输系统建设主管薛晋就矿井智能主煤流系统运行情况向各系统负责人汇报道。刚来智管中心一年时间的他,已全面负责主煤流系统的智能化推进工作,从一个“小白”到別人眼中的專業技術“老手”,他的進步緊跟著智能礦山建設的步伐。
智能化建設重任在肩,每一個曹家灘人都義無反顧。今年6月,曹家灘公司順利通過省級智能化礦井驗收,由薛晉負責的智能主煤流運輸系統,獲得智能化系統驗收的最高評分99分。
“剛來公司的時候我在機電運輸區工作,對于智能化系統還不太熟悉,但當時正是智能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責任倒逼著自己學習,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進步。”
荣耀的背后,是榆北曹家滩公司智能化建设快速推进提供的机遇,更是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的积极作用。而薛晋仅仅是该公司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员。今天的曹家滩公司,还有一大批在岗位上成才、在发展中进步的新时代煤炭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卓越的智慧,推动曹家滩公司站在了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最前沿。(白榮財)